美国离不开香港:全世界的钱为什么都喜欢在香港进出?

行情图

  来源:吴晓波频道

  文 / 巴九灵

  昨天凌晨(7月15日),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正式签署“香港自治法”,以及一项行政令,宣告结束香港多年来享有的特殊关税待遇——

  “从现在开始香港和中国内地将没有差别待遇。”

  嗯,意料之中。

  事情的起源是《香港国安法》的起草和驻港国家安全公署的设立,一个半月前,特朗普就说过会对香港作出如下三个制裁措施:

   第一,限制敏感技术出口;

   第二,取消香港特别关税区待遇;

   第三,谋求进一步金融打击。

  这三个制裁措施,是针对香港的两个重要身份:自由贸易港和离岸金融中心。

  但其实,美国并不能决定香港的“特别关税区” 地位,它只能决定自己跟香港的关税。

  而对香港的关税,由于美国贸易核算中的“原产地原则”,影响也仅限于香港本地生产出口美国的商品(就是说不算“内地中转香港出口”的商品)。

  众所周知,香港没剩多少制造业了,去年本地生产出口美国的货物仅37亿港元,占香港总出口的0.1%。现在美国说要对香港实施和内地一样的关税,其实对双方来说,都很微不足道。

  不过,香港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身份——离岸金融中心。离岸金融,简单来说就是主要服务于非本地客户。

  *注意:很多人以为离岸金融中心的“离岸”是指香港相对于内地是离岸的,其实不然,而是指主要客户相对于香港是离岸的(不在本地)。所以上海也可以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。

  香港是第三大美元交易市场,内地以外第二大人民币交易市场,全世界的钱都在香港进进出出。

  那么,美国能影响香港的离岸金融中心地位吗?这样就涉及到了两个问题:离岸的钱从哪里来,又到哪里去。

  钱从哪里来?

  离岸金融中心金钱来源主要分成三类:

  1. 跨国公司、跨国资本的避税资金;

  2. 各国权贵、巨头寻求庇护的灰色资金;

  3. 各类违法犯罪所得的黑钱。

  第一类是避税资金。企业避税和资本运作的具体手法千奇百怪,一言难尽,但核心逻辑就是把利润转移到低税收的离岸避税目的地去,处理干净之后,再把钱转移到金融业发达、方便投资的离岸金融中心。

  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。(举例!举例!里面的数字都是瞎写的!)

 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,爱尔兰是苹果公司的重要离岸避税目的地。

  假设苹果要在法国以1000欧元卖出一台iPhone,其中生产、运输、广告等各项成本加上代理商赚走的钱假设是500欧元,那剩下的500欧元即税前利润。

  但是,欧洲一些国家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很高,比如法国,对大型公司的税率高达33.33%。

  但是,苹果肯定不希望承担高额税款,于是就在爱尔兰设立一家子公司,把美国总公司的各项技术和专利全部授权给这家子公司,然后再由法国子公司向爱尔兰子公司支付每台iPhone 300欧元的专利使用费。为什么要300欧元这么多?没有为什么,自买自卖,自己说了算。

  如此一来,相当于法国这边多了300欧元成本,税前利润就只剩下200欧元了,在法国交的税自然就少了很多。

  (再次强调:这里面的数字都是随便说说的,大家明白逻辑就好。)

  不单是苹果,大部分跨国巨头都会做诸如此类的事情,当然做得最多、最狠的,还是美国那些科技巨头。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新闻,欧盟追在这些巨头屁股后面,一会儿反垄断调查,一会儿国家安全调查,一会儿隐私保护调查,其实本质都是在逼着他们交税。

  总而言之,这部分流入离岸金融中心的避税资金,在法理上来说是合法的,但道义上有一点投机取巧。

  第二类是灰色资金,最大的来源是俄罗斯、东欧、中东、拉美。这些国家的政府治理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,尤其是中东和拉美。一些地方还处在前现代化状态,但往往又资源丰富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油资源。

  资源行业带来的收入有一个特点,就是高度向权力集中,很难带动社会共同富裕,所以大家看到资源型国家里面,基本只有北欧和澳、新、加通过强力的二次分配制度实现了社会富裕。

  这样的结果,一方面导致这些地区和国家掌握权力的人极其富有,而且这钱还来得非常轻松;另一方面也留下了一个隐患,就是源于权力的财富,也容易随着权力一起失去,不管是政治斗争失败、政权更迭或者政商关系变化等等,都可能导致一切化为乌有。

  所以,这些地方的权贵和寡头历来不会把钱投资在本国,而喜欢把钱弄出去,存储到各大离岸金融中心去,甚至赚够了以后,肉身也会一起移民过去了。

  这些资金未必能够定义为违法犯罪所得,但要较真的话,恐怕是没有完全清白干净的,所以称之为灰色资金。

  第三类最简单,就是完全黑的钱。比如贪官污吏贪污的钱,比如国际贩毒、军火走私、人口买卖、器官贩卖、非法移民等等各种犯罪所得,甚至是一些恐怖活动的资金。

  总之,这就是黑钱,没什么好说的。

  这三类钱有一个共性,就是对便利性的要求远高于对投资收益的要求,尤其是后两类,由于来路问题,还会附加对保密性、安全性的极高要求,而对投资收益则几乎没什么要求。

  所以,对于接收和提供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来说,这些钱是极其便宜的钱,是一块肥肉,也是离岸金融中心的这些机构们能够赚得盆满钵满的重要原因。

  钱到哪里去

  离岸金融中心基本可以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瑞士,第二类是一堆犄角旮旯的小岛(英属维京群岛、开曼群岛、巴哈马、百慕大群岛等),第三类则是以香港为代表的三大都市。

  真正的重头戏,就是第三类离岸金融中心。按资金占比来算,它们占了绝对主导,这里面就包括香港,另外两个是纽约和伦敦。

  是不是有点奇怪,纽约的金融市场不是主要面向本国吗?——传统意义上的离岸金融中心里,确实不包括纽约和伦敦。

  而且,美国是对征税和反洗钱最为严格的国家之一——网络上戏称世界上有三件最危险的事情,分别是在中国贩毒、在美国逃税和在俄罗斯当恐怖分子。

  不过,纽约还是面向非美国人提供着庞大的离岸金融服务。美国只管美国人的税收和洗钱,外国人带来的钱,只要不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,政府不怎么管。伦敦和香港也一样。

  而投向离岸金融中心的钱都是大肥肉,这些钱拉抬了地方的资产价格,还产生了大量金融服务收入,创造了一堆高收入岗位,作为资金接收国是乐见其成的,没有去审查的意愿。

  况且,这些钱的来源国往往内部金融系统比较混乱,接收国也没有能力去审查。再说了,法理上,来源国管不好自己的钱,接收国也没有义务去代管。

  你可能会问,那来源国不会要求这些接收国去配合审查吗?问题就在这里:

  谁敢查美国的账、管美国的生意?

  除了美国,谁又敢管中国?

  除了中美,谁又敢管英国?——这倒是有,法德敢,不过国家实力差距不大,管了十几年了也没什么效果。

  中美在伦敦有很大利益,英美在香港也有很大利益,至于纽约,惹不起。这就导致三家相互之间也懒得管。

  现在大家应该就明白了吧,真正的离岸,依靠的不是瑞士这种“永久中立”的口号和立场,而是大国的实力。国际社会,终究实力是第一位的。

  再往前想一步的话,你也应该能明白,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是很稳的,因为最需要香港这个离岸金融中心的其实不是中国,而是美国。美国在国内不便存储的资金,在海外有几大目的地,伦敦、香港都在其中,也包括墨西哥城和东京。

  这些钱是不会回美国的,即便特朗普大幅降低了资本回国的税收,也没有多少钱回去。毕竟美国是铁打的资本家,流水的总统,万一过几年换个爱加税的总统上来怎么办?

  所以,美国打击香港的话,着手点还是贸易和搞乱社会这两块。至于金融手段,暂时是不会是轻易动用的攻击目标。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关系,国际资本对香港还是比较有信心的。

  这就是离岸金融中心,这里存储和管理的财富,大多来自于这个世界不太光彩的一面,也正是因为不太光彩,所以蕴含着超额的利润,使得它们一个个都灯红酒绿、富得流油。或许,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貌。(本文观点仅供参考,不代表资本圈的那些事立场,不构成投资建议)

免责声明: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。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新浪立场。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。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郭建

黄金投资平台:www.mt4realty.com